全国文明单位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振兴风采 > 榜样力量

焦凤军:用“心”扶贫 造福一方

发布日期:2020-11-20 15:58 编辑:李晓洵 阅读次数: 字体:[  ] 背景颜色:

年过五旬的他,以“省里不缺我一个处长,但村里可能缺我这个扶贫队长”的情怀,主动申请驻村扶贫。秉持“脱贫有期、发展无限”理念,创建的扶贫工厂从当年产值60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他就是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孙圩子乡马庄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焦凤军。

建立联席会制度,形成党建与脱贫攻坚合力


宿州市萧县孙圩子乡马庄村是一个有着5300多人的贫困村,由原来的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驻村后,焦凤军利用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平台,结合村情给干部和党员上党课、讲发展。他建立了马庄村省派驻村工作队、县派驻村工作队及联合党支部、村党总支、村委会联席会制度。村里所有重大事项均由“联席会议”决定,有效形成了党建与脱贫攻坚合力。

在深入走访的基础上,焦凤军发现、培养和推荐3名30岁左右的优秀村民分别当选村委副主任、总支委员、党建员兼扶贫工厂厂长;推荐3名回村大学生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在村部实习,为进一步实现新老交替和年轻化奠定了人才基础。为探索扶贫小组长选拔机制,他通过“海选”、推荐相结合形式,选聘了14名扶贫小组长。

焦凤军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抓党建、促脱贫、谋发展、搞服务,马庄村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这个有着361户83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村庄,贫困发生率由15.7%下降到2019年底的0.29%,顺利实现了贫困村出列。在第三方评估验收时,成为安徽省政府领导带队的监测评估现场观摩村。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请进来、走出去”,这是焦凤军坚持的发展思路。争取中国农发集团在种苗、肥料、薄膜、收种机械等免费支持,130亩土豆项目顺利实施;邀请安徽省农科院领导和专家来村开展培训和现场指导,发展特色种养业。为发展集体经济,盘活村集体土地资源,注册成立马庄生态田园发展公司,筹集资金100多万建设配套冷库,并整理出180亩废弃河堰,通过流转和招商引资建设生态园。争取资金扶持大户并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同时通过餐饮协会使马庄山羊供应到合肥各餐饮机构。

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焦凤军还创造性地推动成立了萧县马庄企业联合会,成为全国工商联团体会员。联合会为全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融资销售、质量检测等多方面服务,帮助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

村民王连路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早年去世。王连路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历尽艰辛。焦凤军得知后,鼓励王连路回村创业。在焦凤军的帮助下,安徽路邦保温材料公司去年成立,并在王连路家宅基地上兴建了3000多平方米厂房,同时租用10000多平方的货场,吸纳50多名村民就业。投产后,焦凤军还以省派驻村扶贫队长的身份为产品代言、推介,产品供不应求,公司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目前产品已销往国外,公司荣获安徽省首届“最有影响力”保温材料评选季军荣誉称号。

驻村四年来,焦凤军带领马庄村两委多渠道发展,使村集体经济得以迅速增长。年收入已从驻村前的2万元,增加到上年的50多万元,预计今年底可达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