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振兴风采 > 榜样力量

    张磊:扶贫路上的“铺路石” ——记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张磊

    发布日期:2021-04-16 08:36 来源: 安徽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脱贫攻坚是这个时代最浓墨重彩的篇章之一,能够做扶贫路上‘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将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此紧密地结合,我深以为荣。”在《扶贫日志》中,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张磊深情地写道。

    2018年4月,在省委宣传部工作的张磊主动申请,到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驻村扶贫。3年来,他积极参与村里的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先后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愁难急盼”问题300多件。

    “我在合肥出生、长大、求学,毕业后又一直在省直单位工作,没有农村经验。但我想,只要真心为了老百姓,没有干不好的事。”张磊说。驻村不久的一个雨夜,他在回宿舍路上被几位群众堵住了。张磊耐心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出村路年久失修,雨天难行,群众认为村干部不作为,就把怨气发到扶贫干部身上。张磊没有辩白,而是承诺一定尽快解决问题。第二天,张磊就开始行动,向上争取修路指标和资金,很快完成了道路硬化。此后,村里的老百姓见面都主动和他打招呼,有啥烦心事、困难事,都找他说一说。

    “改变贫困首先要改变贫困户的精神。”贫困村民张桂芝因车祸造成下肢瘫痪,整日与轮椅为伴,张磊得知她的情况后,主动去她家里宣讲党的扶贫政策,让张桂芝变得逐渐开朗起来。今年春节前,张桂芝还转着轮椅到市场上赶集,给自己买了一双新鞋。贫困户吕永贵好和人斗嘴,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臭脾气”。张磊分析认为,老吕可能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又找不着事做,造成心情不好,于是就主动帮他在镇环卫队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并且经常入户送温暖。现在的吕永贵像变了个人似的,成天想着如何增收致富。


    张磊深知,产业扶贫是扶贫的治本之策。他指导郑楼村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产业带动模式和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3年来,他依托省委宣传部帮扶建设的千亩扶贫大棚,大力发展瓜果蔬菜、花卉苗木以及草莓、树莓、薄壳山核桃等特色种植,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他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进行科学种植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引导村民进行大棚果蔬无公害种植,推动大棚西瓜、树莓的绿色食品认证。如今的郑楼村,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由10万余元增至76万多元。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气神也上来了。郑楼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卫生村,市级脱贫攻坚示范村。村党总支被评为灵璧县先进党组织。张磊本人也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这段时间,张磊比平日更忙,他经常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作风建设。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将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为‘三农’工作继续贡献力量。”张磊说。(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