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振兴风采 > 时代楷模

    “蘑菇院士”李玉:一生只为一事来

    发布日期:2022-09-13 15:06 来源: 《中国乡村振兴》第12期编辑:马延峰、张红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李玉院士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使用电镜,以加强菌种研究。
       
        仲秋时节,7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依然很忙。
        请看,笔者采访期间,他的大事记:
        2021914日晚,国际蘑菇学会第20届世界食用菌线上大会向李玉颁授“终身荣誉会员”证书,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19人获得这一荣誉,华人仅有3位。
        916日,大型纪录片《蘑菇的荣耀》在江苏南通开机,因工作繁忙不能亲身前往的李玉应邀作视频致辞。在长达20多分钟的致辞中,他围绕蘑菇这一产业的文化性、科学性、历史性、艺术性侃侃而谈,赢得节目团队的由衷喝彩。
        917日,吉林省新农科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吉林农业大学召开,并举行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学院揭牌仪式。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他与省委副书记、领导小组组长高广滨一起为学院揭牌。
        “我说我来揭牌不合适吧,可大家都说合适。”李玉院士谦和地说。加快新农科建设是李玉与任露泉等几位院士共同提议的,国家倡导开展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吉林省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头。
    没有活动也不外出的情况下,李玉院士每天仍要在位于菌物研究所三楼的办公室里工作到晚上7点多钟,“说句心里话,真有点紧迫感,眼看就 80(岁)了,干不了几年了,这是自然规律……”
        但这种忙碌,与李玉50多年如一日,献身“三农”、以科技助力农民增收的长期付出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01
    艰苦岁月砺初心
        1967年,从小在城市长大、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的李玉被分配到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地区工作,一干就是11年。这里常年干旱,风沙漫天,八百里瀚海满目荒凉。乡下交通条件较差,一下起雨来,泥泞的道路滑得让人连鞋都穿不住。搞农业科研就要与农民奋战在一起,按要求,农业科技人员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可李玉当时工作的村庄还很穷,当地农民还在吃返销粮,家中没有多余粮食。考虑到农民的困难,干了一天活的李玉常常要一步一滑地饿着肚子回公社食堂吃饭。农村的贫困,那时就在李玉心底打下了深深烙印。
        即便条件如此艰苦,李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专业所长。他把很多品种拿到生产队和山里的试验站去试种,就连过春节也不回家,和知青、农民一起过大年交朋友,一心要改变这里的贫穷落后面貌。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他把过去的大垄旱作变为畦田平播密植,以增加植株的灌溉量,提高粮食产量。在他的帮助下,他工作的扶余善友公社善友大队成为当时农业科学试验种田的典型,当时的农业部部长曾前来视察。10年间,他蹲过点的扶余善友和洮南岭下两个公社双双被评为吉林省的“红旗公社”。
        1978年,李玉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奋战了11年的田间地头又重返校园。当他告别这片土地时,他知道,自己美好的青春时光是与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连在一起的。正是在这里,他坚定了初心,那就是为党为国为人民服务,真心爱农业,真正做到扎根土地,以自己所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研发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技成果,通过科学技术让农民早日富裕起来。
        读研究生期间,李玉师从著名菌物学家周宗璜教授,这决定了后来他一生的专业方向。当时,中国菌物学研究几乎还是一穷二白,他跟着导师从无到有,潜心实验,钻研文献,留校后又带领学生跑遍全国,调查菌物分布,收集标本开展各项基础研究,建成了国内领先的菌类种质资源库,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占世界已知总量的三分之二。发现新记录菌种148个,命名36个黏菌新品种,成为第一个命名新品种的中国人。经过多年努力,他和团队终于成功创立了体系完备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专业,完成了导师“把菌物研究继续进行下去”的遗愿,并于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当选院士的消息轰动了吉林省,那时,吉林省属单位还没出过院士,李玉自己也很激动,“就觉得我们吉林省终于翻身了!”他说。
    02
    矢志不渝战贫困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李玉就与扶贫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有叫我蘑菇院士的,有叫木耳院士的,其实木耳算是蘑菇的一种,我们做的当然不只有木耳,但木耳确实做得最早。”李玉说。
        地处长白山余脉的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不适合玉米生长,却是黑木耳种植的“温床”。一个偶然机会,李玉与当地建立起大学带动产业、科学家扶持栽培户的合作。此后一有时间,他和团队就同这里的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把功课做到农民炕头上,面对面教学、手把手指导,培育新品种,采用全日光间歇迷雾技术栽培黑木耳,推广微孔出耳技术……历尽艰辛,让餐桌上的“一盘菜”,成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黄松甸镇老镇长崔成回忆说,当年还没通高速公路,摩天岭的盘山公路湿滑难走。有一年春节下着大雪,李玉来了,他轻描淡写地叙述着路上的惊险——有辆车和他们相向而行,眼睁睁看着就翻到沟里去了。那天,崔成带他去农户家拜年,留下了一段“大年初一专家访农家”的佳话。
        30多年过去,如今的黄松甸镇已成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和示范产业重镇,建成“中国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年交易额达27亿元。当地农民亲切地称李玉是帮自己在蘑菇地里“捡钢镚儿”的“财神爷”。不少人因栽培木耳致富了,这里几乎家家户户开上了小轿车。他们中的不少人包括崔成在内,都已成为李玉团队的技术员,仅派往贵州的就多达20余人。
        2005年,李玉又提出沿102国道,在吉林、蛟河、敦化、汪清、珲春等地建设百公里蘑菇长廊,得到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吉林的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黑木耳、香菇、平菇、滑子蘑等传统品种稳步发展,灵芝、银耳、桑黄、大球盖菇等珍稀品种发展加快,由李玉和他的团队帮助建立的磐石取柴河滑子蘑基地、白山大山合香菇基地、德惠米沙子金针菇基地、和龙八家子桑黄基地等等,在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只为一事来,李玉院士为食用菌产业的做大做强倾注了毕生心血。
        
        2012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李玉更是满腔热忱地投身于科技扶贫,敏锐地提出食用菌产业助力扶贫的重要性,首倡并力推“南菇北移”“北耳南扩”“木腐食用菌草腐化栽培”等食用菌产业扶贫战略,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五位一体”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着力打通科技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助力食用菌产业在全国遍地开花。
        多年来,他不顾年事已高,每年有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走进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县(市)战贫斗困,率队研发食用菌创新成果300余项,培育适宜贫困地区应用的食用菌新品种45个,直接推广应用60多亿袋。在全国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家,直接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食用菌产业利润虽好,但对管理要求很严,对菌农的要求较高。李玉在西南地区一个贫困村推广黑木耳种植期间,有一天,他发现正是木耳采收季节,村里却找不到人。一打听,乡亲们都坐席吃酒去了。这怎么行?李玉着急了。他和当地干部一起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并亲自去做农民的思想工作。菌农们看到这位70多岁的大专家为了自己过上好日子不仅翻山越岭地跑,还苦口婆心地劝说,十分感动。后来,那个村的木耳产业发展很快,连周边几个村也带起来了。
        多年来,他埋头选育宜栽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不计任何回报。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陕西柞水的“小木耳,大产业”,就有他的贡献。他不仅倾囊传授技术,还无偿提供部分菌种,为柞水菌农节省了几十万元购买菌种的成本。庆元县是浙江的相对落后县,该县十分重视发展食用菌产业,2010年与李玉院士签约建立“院士企业工作站”,但李玉院士却将该县累计发放的奖励480万元悉数无偿捐出,用于设立“李玉院士科技奖金”,以奖励为食用菌发展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今年225日,李玉院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沉甸甸、光灿灿的奖牌。从北京回来后,不少亲朋好友问起总书记颁奖时与李玉的特别交流,分享他的自豪与幸福。“当时总书记就说食用菌是个大工程,一定要把它做好。我就觉得我的使命很光荣,我必须为这个大工程贡献我最大的力量。”李玉质朴而坚定地说。
    03
    老骥伏枥为振兴
        一生只为一事来。
        从青丝到白发,李玉为之奋斗的中国食用菌产业实现了惊人成就:产量从19785.7万吨发展到20194000万吨,40年间增长了700倍,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但李玉并不满足。
        “中国食用菌研究在世界领先,产业规模也位列世界第一,但够大不够强,目前还有不少品种需从国外引进。比如,金针菇菌种是日韩的,双孢菇菌种是欧美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还需要丰富。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把这个大工程继续做大做强。我相信,在乡村振兴中,食用菌产业必定能发挥更大作用,让老百姓获得更多收益。”李玉说。
        按照李玉的理解,总书记说的“小木耳,大产业”,不仅仅是点赞,更是重要指示要求;既是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宣言书,还是里程碑,更是进军号。新征程,新起点,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国梦。李玉的强国梦,便是“食用菌强国梦”。
        为了实现“食用菌强国梦”,他创造性地总结出食用菌产业的“五个不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他甚至提出“如果所有作物都不产粮食了,利用杂草、秸秆照样可以种蘑菇,维持人的生命”的观点。语虽惊人,但李玉坚信并力行。
        目前,担任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总团长的李玉,对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许多设想,更不断付诸行动。“只要条件允许就到处跑,今年去的比较多的是贵州、安徽,吉林省内最近去得比较多的是磐石。”他说。

        
    蔚为壮观的吉林省蛟河市黑木耳种植基地。

        原来,磐石市在李玉科研团队的支持下,创新采用“菌袋化”的栽培技术,建成国内单体最大的灵芝种植基地。该基地通过与吉林农业大学共建“桑黄科技研发中心”,还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桑黄种植产业园区,并形成直通药品生产企业的产业链。李玉还打算在此地建立种质资源谱,加强研发,优化育种,实现夏天收桑果取桑叶,冬天用桑枝做桑黄,一年四季发挥最大产能——这是他心中的一件大事。
        此外,李玉心中的当务之急还有三件事。一是强化食用菌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二是建立从种到收到深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为地方创造更多税收,为菌农带来更多收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食品 ;三是实现康养产业和食用菌产业的有机结合,在这方面抓紧探索。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对此,李玉深有感受,尤其第四个“面向”,更是他多年来积极倡导的。他提倡“多吃蘑菇少吃肉”——在他看来,生命健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吃得健康,而食用菌就是生命的重要原动力。采访中,他深入浅出地对笔者说 :食用菌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丰富元素,已病人群吃的药,蘑菇可以做,比如猴头菇能用于胃药的生产 ;同时,对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作用更好,比如灵芝和桑黄。
        “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现在老百姓普遍住得好了,教育、医疗、交通条件也都好了,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健康。这是老百姓幸福的根本。”老人家说。这位耄耋老人,更加关注民生。
        李玉的次子在其母校山东农业大学承继父业,老人家给可爱的孙女取名为“沐洱”,取的是“木耳”的谐音,足见老人对这项事业的热爱之情。在大多数人含饴弄孙的年纪,李玉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依然奋战在田间地头,对此,家属自然是有“意见”的。老伴一见面就含嗔数落他:“这个家呀,对你来说比旅店还旅店!”嘴里这么说,可每次李玉出差前,老伴总要包一大锅饺子,叫上同事一起来吃。北方人讲究“上车饺子下车面”,那份温情和挂牵,都被老伴一点一点捏进饺子皮儿包在馅料里。
        把蘑菇情结深植生命中的修养,
        为蘑菇事业奉献终身的自觉,
        在菌类天地间驰骋的自由,
        让菇农致富奔小康的善良。

        这4句话,曾是李玉写给学生们的寄语。同时,也被刻在他办公桌旁的石头上,成为他自己矢志不渝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