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巩固拓展

    沙土地开出“希望”花
    ——安徽萧县申河村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2-10-20 14:58 来源: 国家乡村振兴局编辑:王磊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农村脱贫地区资源禀赋差、发展底子薄,如何确保脱贫之后不返贫?安徽宿州市萧县酒店镇申河村通过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把农村分散的土地集聚起来,有序推进适度规模生产经营,有效防止土地“非粮化”“非农化”同时,积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支部有作为、土地提效益、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弱村脱贫 今朝奋力闯新路

    秋收过后,农村田野里到处都能看到玉米收获的场景,村民李为臣早早来到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院内干起了农活,卸车、分拣、装箱、装车……他和五六十个农民工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咱村里这茬种的玉米就是好,一茬顶三茬,让咱自己种真没这本事!”“土地交给村里之前我还很担心,现在看自己眼光真是浅。”趁着空闲,李为臣和村民聊起了家常。

    萧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不靠城、无工厂、缺资源的申河村更是县内有名的穷村、弱村。2018年,在多项惠民政策的倾斜支持下,该村实现了脱贫“摘帽”的既定目标,但也产生了新的发展问题。

    “村集体一年收入25万元,光伏收入、资产租赁两块收入占了快九成;户籍人口五千余人,外出务工近一半;沙土地难管理效益低,一亩300元请人来租种还要说好话、赔笑脸,谈什么长远的发展?”申河村有关负责人说道。

    如果说脱贫之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一道统筹题、综合题,那么刚从贫困中走出的申河村,就成了这道题的“题眼”。

    究其根源,在于动,在于发展,在于创新。彼时,已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萧县,将摸索、复制和推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破解发展中的三农难题、实现强县富民促振兴的重要举措。这打开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思路。

    “乡村要发展,用好土地是关键。”新当选的“85后”村党总支书记张雪泥认为,作为一个底子薄的传统农业村庄,突破困境,必须从土地上谋发展。

    支部引领,说干就干。很快,申河村党支部以村集体名义注册成立了合作社,“两委”干部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宣传政策、阐明利弊,积极争取村民的支持。打开申河村党总支会议记录本,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找准差距、把握重点、压实责任,把我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凝聚力工程。短短的文字,体现出了小乡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

    “我们通过股权配置、收益分配等方式,建立健全集体与群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镇乡村振兴分管负责人孙志强说道。

    据孙志强介绍,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股权设计上,村集体以资金、农资、技术和管理等折股51%;在利益分配上,扣除生产成本后将收益的20%分别用于股民分红,余下作为村集体收入,用于合作社扩大经营、风险防控、村级公共事务等开支。此外,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合作社规范运营,让干部既要干成事,还得不出事。

    “自家的地,村集体上心不?收益咋保证?以后能否要得回?”当初,李为臣的顾虑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为此,申河村充分发挥出支部引领的作用,村民的土地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并签订合同,打消村民的顾虑。此外,合作社为每位入股村民设立账户,详细记录土地折股情况,一目了然,让村民心中有本“明白账”。

    有了地,种什么?合作社会员代表来了一次思想“破冰”:守住粮食安全,抓好产业发展。国家要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村集体必须要扛牢粮食安全的责任,稳定小麦、玉米等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保粮同时调结构,合理开发蔬菜产业,提升土地利用率,促进粮食、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掏心窝”算清“钱袋子”,再把政策讲深讲透,道理讲清讲实,以心换心,终于实现了干群“一家亲”。全村103户村民的500余亩的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土地流转后,村党总支集中摸排耕地位置、面积、现状,统一测绘丈量、破埂除杂,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打下好基础。

    “散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还让土地多出十余亩。”望着整齐划一的土地,孙志强充满了期待:“田成方、路相连,小乡村有了发展的动力。”

    智慧赋农 助推增产又增收

    步入村内的一片示范田中,笔者看到田地里刚种下不久的菠菜籽已萌发出充满希望的新绿。村民尹志勇俯下身去,仔细察看着菠菜苗的生长情况,“因为浇水少,往年这时节,我这片地里的玉米还没收呢。”望着脚下自己种了半辈子的田,老尹感叹道。

    申河村的土地多为沙土地,土壤不保墒,地力差,当地百姓戏称为“可有可无的低产田”。“谁都知道种粮不浇水得减产,可雇人浇水经济压力大,自己浇水劳动强度高。几家人兑点钱,就地打井后,两三人拉上很长的软皮管扯到地里才能浇上水,费时费力且效率低。”回忆起过往,尹志勇皱起了眉:“自己种了9亩地,粮食亩产从未超过400斤。”

    低产田里实现粮增产、民增收,“谁来种”“怎么种”是关键。

    据了解,兼任合作社理事长的张雪泥有着多年承包土地种植农作物的经验。他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专长、经营管理优势,组建专业团队,开展自主规模化生产经营。此外,合作社针对本村土地实际情况,利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和帮扶单位市卫生健康委的帮扶资金,“量身打造”了一套5G物联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逐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在村地头上的一间小屋内,摆放着灌溉控制器、水肥一体机、过滤器、增压器等专业设备。驻村第一书记刘波简单调试后,张雪泥点开手机中的App,随即田间的喷灌系统迅速开启,肥水均匀地洒向四周。

    “按地力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特点,配兑后的肥液利用压力汞随水冲施。我们在田间地头也安装了5G太阳能摄像头,通过手机或电脑控制终端,随时随地实现田间管理。”张雪泥一边演示一边说,利用这种灌溉技术,既能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节本增效的目的,还能够改善土壤环境,增加有机质,提升作物品质。同时,化肥使用量比原来减少40%,实现了绿色生产。

    种田有了“科技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愿望也成为了现实。今年在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下,该村合作社种植的300亩玉米长势旺盛,不仅收获期提早大半个月,而且亩产达到1000斤,和以往相比每亩增产近600斤。在刘波看来,除了玉米的品种优良外,关键就是智能灌溉农业技术和科学防治有效地缓解了“卡脖子旱”的困扰。

    “在玉米植株开花授粉期,及时施灌、防虫害尤为重要,但以往这些田间管理在有限的条件下难以实施。”刘波告诉笔者,一方面,现在村里有了智慧农业装备,在合理配置水肥资源后,可以通过模拟“自然降雨”的过程,达到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天气温度,改善玉米生长发育条件的成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农业支撑作用,调配无人机作业团队,科学有效地推进杀虫剂、杀菌素、营养液及生长调节剂“一喷多促”等措施,实现防旱、杀虫、防病和促生长的多重目标。

    激活了低产田,村集体家底也变得“壮”实了。从“三夏”到“三秋”,在申河村的土地上,滴灌设备遍布田间、无人机往来喷防、收割机穿梭收割,仅一茬夏玉米就为村里带来了16万元的收入,村民更看到了种田的希望。上个月,在村党总支工作会议上,“两委”班子通过了新决议: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今年再推进全村土地流转200亩,规划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最大限度提升土地规模效益,实现村集体与农民收入双增加。

    “这些土地实现了一年种4茬:中秋前后种秋季菠菜,下霜时收获;随后是越冬菠菜,第二年清明前后收获,主要是出口国外;接着是春季鲜食玉米,中伏前后收获;麦收后继续种植鲜食玉米,中秋前后收获。一年下来,每亩平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年底村集体经济有望突破100万元大关,实现跨越式增长。”刘波说。

    多渠道增收 日子越过越红火

    采访中,一场急骤的秋雨突然袭来,笔者一行人就近来到村民张长保家避雨。看到大家走来,老人备上热茶水,热情地招呼大家到屋里叙叙话。

    张长保60岁,妻子患有半身不遂,早几年日子过得很清苦。“老伴丧失劳动能力,我也体力减弱、病痛在身,全家人就指望那几只羊。”倒茶闲聊间,张长保抹了下眼角。

    靠着特色种养殖扶持政策和子女的补贴,张长保脱了贫。今年,他主动要求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原来,因为要照顾患病的妻子,他无心打理农活,加上地力差、田分散,自家的耕地有了撂荒的风险。

    “自己不耕种,地荒了看着心里也难受。俺当时想,把地流转给村里,年底总得给几个租金吧!至于说还能拿到‘分红’钱,村书记是我看着长大的,小孩子的话,听听就行了。”后来事实证明,张长保的“预测”很不“精准”。

    “五亩三分地,土地租金合计超过4000元。”

    “村里本事大,种地赚了钱,俺们年底能拿2000多元。”

    “在合作社里干活,多劳多得,一季秋忙就赚2500元;有时帮助合作社维修管理下农机,额外还有个几百块的收入。”张长保说道。

    签了协议书,按下红手印,又数着拿到手的“真金白银”,老张也摸清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好政策。“合作社流转地,签合同有保障,旱涝保收拿租金,集中经营效益高,咱们还能享‘分红’,可务工,你要是像我这样有点小本事,偶尔还能赚点小‘外快’。有这好政策,大伙儿还想啥?”依托合作社过上好日子的张长保,如今成了“宣传员”。

    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姓党、姓公,坚持“群众利益最大化、村集体利益最小化”。对比“集土地、请人种”的发展模式,申河村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过程中,采取自主生产经营的发展模式,闯出了凸显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运用市场化手段购买全链条或分链条式社会化服务,在有效解决农业专业化生产经营,提升效益的同时,势必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服务组织。而我们充分发挥本村农业生产‘能人’优势,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基础上,让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刘波说。

    “村民年底分红金额有多少,主要取决于生产经营的收益。”刘波算了一笔“经济账”,在粮食生产种、购、销等方面,合作社统一联系优质良种、化肥商家,选择高强筋麦种和“泰系太阳花6号”耐热型玉米种,实现了降成本、增产量。小麦收获后还有面粉厂统一来收购,玉米更是经贸易商分拣处理后,出口到日韩等海外市场,产生了较高的利润。此外,在耕、管、收等环节,合作社整合资源,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也间接带动了更多的村民实现务工增收。

    尹志勇补充道:“今年在小麦‘一喷三防’的关键期,合作社推广采用了高效、低毒、新型的微悬浮剂,对比之前俺们使用的老式可湿性粉剂和乳油剂,亩产量增产提高15%以上,保守估计多卖200元。”

    秋雨渐停,却带来了阵阵寒意,张长保起身续上热水。轻闻着袅袅升起的茶香,饮入口中,一股暖流温热了身体。看着村民脱贫后过上了好日子,责任、担当和发展的动力在胸中升腾起来。

    “村里给老伴办理了低保,俺又刚花了6000块买辆农机车,拉一趟活就赚200块,日子真有奔头了。”对未来的生活张长保充满了希望。

    对于下一步发展规划,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早有了想法。“明年我们准备添置气象监测、病虫害监测、土壤监测等设备仪器,利用系统预留端口,升级田间智能管理系统,让咱家里的黄沙地真正成为肥沃田,走出一条绿色兴农、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的新路子。”

    “以前村民单打独斗,现在实现多方共赢。”孙志强说,“下一步,随着合作社成熟运转,我们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仓储物流业务和精深精工能力,形成‘种植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的经营模式,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融合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