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巩固拓展

    小菌菇撬动产业大振兴

    发布日期:2024-01-18 08:45 来源: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编辑:杨雪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近年来,灵璧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为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探新路,从2020年食用菌种植规模由不足20万平方米、150万袋,发展到2023年底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130万平方米、1000万袋,实现年产量2.6万吨、年产值2.2亿元。“灵璧双孢菇”“灵璧羊肚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思辨论证实干 蹚出新路

    灵璧县是粮食大县、全省畜牧十强县,年产120余万吨农作物秸秆、200余万吨粪污给广大干群带来巨大压力。如何直面问题?灵璧县委、县政府经过几年的探索、思考、论证、实践,走出秸秆变“菌”的新路子。

    明确发展定位。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秸秆基料化和饲料化为突破口,在全县范围内优先扶持发展食用菌、肉牛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巩固提升品牌粮油、绿色果蔬和禽蛋等区域优势产业,以食用菌产业为枢纽,着力构建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绿色产业体系。

    强化目标导向。为突出目标导向作用,该县把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写入《灵璧县“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灵璧县“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灵璧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发展思路。

    强化组织领导。该县把食用菌发展目标写入县委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成立特色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把食用菌作为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来抓。县人大和县政协把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重要议案和提案,持续协同推动。

    思路落定,贵在实干。灵璧县干群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干”的精神,推动工作落实,以“干”的实效,蹚出秸秆变“菌”新路子。

    撬动真金白银 效果显现

    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也要真金白银地投。灵璧县财政通过强化投入保障、优化政策供给,支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来,该县累计统筹2.7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3.5亿元社会、金融资金,在杨疃、虞姬、向阳等镇建设规模化基地23个,示范带动全县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灵璧县农业农村局主动摸排贷款需求,组织召开金融服务对接会,配合建行、农商银行开发“菌菇贷”,实行集体授信,简化放贷程序。目前,已有32家经营主体获得3000余万元的贷款支持。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奖补政策,印发《灵璧县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出台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奖补办法,从菌种场、菌棒厂、食用菌加工厂建设、标准化基地建设、贷款贴息、农业保险等方面予以奖补。2022至2023年共兑现奖补资金1334万元。

    同时,该县以招大引强为突破口,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引进了食用菌龙头企业——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思路,打造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的“蘑菇工厂”,实现了一年365天周年化生产。目前,双孢菇每平方米产量从10公斤提高到30公斤,一级菇比例从10%提高到70%,实现了产量、质量双提升。

    引领联农带农 产业成链

    乡村产业发展的落脚点还是农民增收,灵璧县在招大引强的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在保证自用的基础上,为菌农提供商品发酵基料,采取“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发展模式,实现小农户与食用菌产业有机衔接。

    该县一方面积极组织食用菌生产技能培训,推荐技术工人参与基地生产管理、鲜菇采收、鲜菇分拣加工等,目前全县食用菌基地每年可吸纳8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1.8万元以上。另一方面,采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企共建等方式,把致富带头人培养为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为食用菌生产能手,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实现集体经济和经营主体的双赢。杨疃镇1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60万元,100万元以上村4个,200万元以上村1个。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实施‘秸秆变菇’、‘秸秆变肉’工程,按照‘产业基地—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全链条、集群化发展灵璧食用菌产业,为打造‘皖菌’省域品牌贡献灵璧力量。”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