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全面振兴

    安徽宿州埇桥区:培养更多“领头雁” 振兴路上带好头

    发布日期:2024-03-14 10:07 来源: 学习强国编辑:陶伟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新春伊始,走进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忠陈村,连片的温室大棚内,犹如褐色小伞般的羊肚菌破土而出,“撑起”新一年农民致富的梦想。一有时间,全国人大代表、忠陈村党总支书记刘惠贞,就和工人钻进大棚,查看羊肚菌的长势。

    产业兴,乡村才能兴。自2018年当选忠陈村党总支书记,刘惠贞的目光时刻不离产业项目发展。在她的认知里,乡村要振兴,不能只靠“输血”,更重要的是自身“造血”。

    刘惠贞(左)在忠陈村的蜜薯育苗大棚,查看苗种的生长情况,手把手教村民科学育苗。
    刘惠贞(左)在忠陈村的蜜薯育苗大棚,查看苗种的生长情况,手把手教村民科学育苗。

    走访党员群众,倾听发展建议,带领村“两委”班子申请项目、争取资金……在刘惠贞的带领下,短短几年,忠陈村满目新颜,村集体收入从5万余元增至110万余元,昔日的“软弱涣散村”变身为现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如今,忠陈村先后建成占地90余亩的大棚54个,采用“自主经营+出租”的管理模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0多万元收入;村里还盘活了闲置资产,将老村部旧址改造成服装加工厂,有效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该服装加工厂已开设第二家分厂。

    产业发展快,全靠“车头”带。乡村的产业振兴,离不开一支深爱这片热土的青年创业人才队伍。刘惠贞也深谙其理:“我们村里有9家养殖户,5家种植大户,全是青年人才。他们有想法,有干劲,能带着大伙‘闯出’致富路。”

    身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去北京参会前,刘惠贞特意关注起这些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从村“两委”干部到青年创业人才,刘惠贞深入调研他们的工作,仔细倾听他们的声音。“我是来自农村的代表,要带去最能反映基层的声音。”

    “目前农村发展依然面临着青年人才流失、匮乏的现状,如何让人才愿意回流农村,让农村能够吸纳和留住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刘惠贞坦言。

    她建议,要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分布适宜、作用明显的新型青年职业农民队伍,不仅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家乡情怀意识,更要优化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和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留下人才,更要留好人才。2024年初,北方地区遭遇强降雪,给农村种养大户带来困难,对此,刘惠贞特意新增了一条“支持返乡创业人才及种养大户金融制度改革”的建议。“希望国家能为一线种植养殖大户出台时间上更为宽松的农业贷政策,要让他们在农村创业有勇气,更有底气。”刘惠贞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