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乡村建设

    砀山县李庄镇:庭院“方寸地” 变身“增收园”

    发布日期:2023-03-14 10:48 来源: 中安在线编辑:李艳龙 唐恒浩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庭院虽小,大有可为。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紧盯发展,瞄准关键,持续发力,将人居环境与庭院经济紧密结合,积极推动“美丽庭院”向“庭院经济”提升,努力让小庭院释放大能量,“方寸地”做成“增收园”,擘画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小村庄”谋划“大格局”

      初春时节,走进李庄镇吴庙村,一幅天然田园乡间美景映入眼帘,绿树池塘荷花,小桥流水人家,房前花飘香,房后树成行,村民院内院外栽植着梨树、桃树、蔬菜,既吸引着来这里游客的双眼,也充裕了村民的生活,成为砀山县发展庭院经济、厚植生态底色的新典型。

      “从平房到楼房,院内院外种上蔬菜瓜果,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杂草杂物越来越少,保洁员每天清扫垃圾,环境变美了,我们的归属感、幸福感更强了,对自家房前屋后也更加爱护了。”说起今昔对比,吴庙村村民刘玉芬还很感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对农村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乡村的颜值越来越高,让我们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了。

      据村干部殷凉介绍,近年来,吴庙村致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乡村治理,积极发动群众对庭院科学规划,引导群众对庭院内外合理布局,将家庭物品有序放置,鼓励群众利用闲置地块进行种植,让“方寸废地”成为“致富宝地”,推动“庭院经济”落地生根。


      “小菜园”结出“增收果”

      人居环境整治不仅美了乡村,也让不少村民开始发展庭院经济,走上了特色产业发展的增收之路。

      55岁的村民王开乾就是其中一位。“这门前的空地之前堆放的都是垃圾,村里花了大力气给清理后,我种了蔬菜和果树,不仅实现了蔬菜、水果的自给自足,也补贴了家庭日常开支,一年也能卖上1000多块钱,并且居住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了。”王开乾一边浇水一边说。村里提倡发展庭院经济后,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空地上种植了油菜、菠菜、蒜苗,还栽上柿子树、杏树,一年下来收入提高了不少。

      “为做好做足庭院经济文章,我们镇坚持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拆除和清理建筑垃圾、废弃杂物,积极引导群众在整治后房前屋后闲置土地上做‘做文章’,既美了乡村又富了村民。”李庄镇党委副书记刘光伟说。


      “小庭院”长出“摇钱树”

      庭院经济发展成效如何,村民最有发言权。

      “之前我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受到疫情影响,也没有挣到钱,现在回到家里,利用闲置200平方米的庭院,种植经营多肉植物,通过抖音直播及村干部帮忙推广,没有想到一下就火了。”让村民李盼盼没有想到的是,种植多肉,销售额持续增长。

      “现在我们把父母闲置的庭院都利用起来了,种植面积已经达到近4亩,培育多肉盆栽2万余盆,一年能卖10万元,生活越来越红火了,真的是非常感谢政府的‘金点子’。”村民李盼盼笑容满面。

      “村民通过改造自家庭院,激活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种上蔬菜和水果,自家的院子干净整洁了,人居环境变美了,还增强了收入,大家的幸福感明显提升了。”李庄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常力说,自从推广庭院经济后,全村400余户群众都加入了“庭院经济”行列,这是让群众受益的好事,这项工作我们还要持续推动,引领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多渠道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李庄镇党委书记孙书振表示,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为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新发展方向。

      下一步,李庄镇将持续深化“一改两为”,稳步推动、因势利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村民“院景”变“钱景”,呈现出庭院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