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乡村治理

    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化解矛盾中提高执政能力

    ——以萧县孙圩子镇港河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为例

    发布日期:2022-06-20 14:57 来源: 宿州市乡村振兴局编辑:港河村驻村工作队长 周保举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摘要】在打造乡村治理多元化的架构中,萧县孙圩子镇港河村驻村工作队首先运用了系统思维方法来解决农村矛盾问题,其次注意对传统治理资源进行激活和再造,再次注重发挥村庄正向舆论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该村乡村治理多元化的实践探索,为我们进行乡村治理以及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有益思路。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化解社会矛盾

    “富不富党支部,强不强领头羊”。时至今日,纵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从萧县孙圩子镇港河村驻村工作队在领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协调作用、宣传教育作用和未来乡村治理多元化以及矛盾纠纷化解的思路作阐述。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化解社会矛盾奠定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港河村原来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群众上访不断。驻村工作队长周保举到村后,深入调研、沉下身心,带领工作队遍访农户,了解村情民意,虚心向群众问计。经过60多天的调查走访,多次征求党员干部包括上访户的意见,开诚布公地谈心交心,得出农村问题中90%能够得到协调解决,剩余属于无理诉求,则通过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对群众进行疏导。在村民矛盾的化解方式上,既有传统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也有一些创新性、接地气的化解方法和思路。比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积极协调宿州市委党校进行相关政策宣讲,开展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新探索。


    化解神树村村民土地承包费事宜

    经过一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总结概括出,化解农村矛盾的方式主要有三大类:构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网格化体系。基层干部实行挂村包户,坚持干部到群众中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让党员干部倾听群众意见,体察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比如,萧县推行网格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以乡镇、乡村为基本单元,按照“划片包干、按人定户”的原则,划分责任区域,形成联系服务的网格,实现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全覆盖。畅通了联系群众的渠道,一对一听取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难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排查调处作用。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发挥好村干部“村情熟、村民熟”的优势,组织他们深入农户家中开展法律宣传,靠近源头排查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做好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比如,孙圩子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新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采用“六化法(化零为整、化冷为热、化权为责、化堵为疏、化人治为法治、化上访为下访)”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取得了显著成效。“六化法”中有一条就是化权为责,把调处矛盾纠纷与村委会干部工资考核直接挂钩,督促村干部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提高村干部及时介入、主动化解的积极性。三是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激活传统治理资源,利用好村规民约等要素的约束作用,鼓励支持有威望的乡贤群体参与治理,特别是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法官、老教师、老同志“五老”人群的特殊作用,推动农村矛盾纠纷的快速化解。比如,港河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和村“两委”成员一道,邀请村干部、联村干警担任评理的“主持人”,选拔村里阅历深、有威信、熟悉法律和国家政策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担任调解的“明白人”“见证人”,让群众有地方说理、有“明白人”评理、有基层组织处理,从而就地化解了绝大部分矛盾纠纷。自2021年6月10日工作队进驻至今,驻村工作队长周保举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化解矛盾81起。

             

      

    解决村民土地纠纷

    二、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控预防机制

    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必须做好重大矛盾的预防工作。港河驻村工作队在全体村民及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访民户、进民家、察民情、解民忧”活动,同时以“一张民情连系卡、一辆便民服务车、一本民情日记本、一个电子信息网”为载体,逐渐探索形成了“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乡贤、热心村民”五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架构,综合运用了多种方式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对一些苗头性倾向问题,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使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另外,我们还针对土地征用补偿、房屋拆迁、宅基地、承包地等矛盾纠纷经常发生并且容易激化的特点,设立相应的预防应急机制,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中,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表现是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实践证明,只有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好,经济条件相对就好,社会矛盾才能相应就少。在这方面,萧县孙圩子镇通过近几年来的持续努力,在化解农村矛盾过程中积累了较好的多元化治理经验。这些成效集中体现为:干部作风更加扎实,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村矛盾化解更为快速有效,守法向善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 

     

    发放民情连系卡

    三、发挥宣传教育作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及法制意识

    经过近一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得出,农村中的社会矛盾非常复杂,化解时光靠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作为农村的主体农民是小生产者,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对农民素质的提高一刻也不能放松。驻村工作队长周保举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一道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一是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渠道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二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对农民思想道德进行教育。通过教育使农民认识到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有利于促进和谐、稳定,哪些事容易激化矛盾。


    走访边缘户

    农村中法制意识差的群众多是引发农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港河村驻村工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加大普法、守法宣传力度,让法律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使群众遇事后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港河村每月都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乡村广播、集中教育等方式召开法制教育大会,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少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各类事件。农村社会矛盾绝大多数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采用民事调解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只要把道理讲通了,矛盾双方就能正确理解,有什么误会、有什么隔阂就会消除,双方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握手言和、和好如初。

                        

    心系百姓查看灾情

    经过近一年的农村基层生活和工作,我们得出,在农村,道德有时候能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多数农民非常注重自己在亲戚朋友和村民中的名声,驻村工作队和村基层党组织先后4次在全村开展和倡导做道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充分发挥道德约束的作用,利用道德的约束力、社会正向舆论的力量来化解矛盾和纠纷。

    调解和道德不是万能的。发生违法的事情就必须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这个时候不能碍于情面,回避和掩盖矛盾,否则,矛盾和纠纷不仅解决不了,还有激化的可能。邓小平同志说: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形成奖罚分明的制度,来约束村民的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化解矛盾息诉罢访

    四、未来乡村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的建议与设想

    新的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在推动农村矛盾纠纷快速化解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治理架构进行系统性思考。

    (一)从构建理念看,乡村治理的矛盾纠纷应该建立在正确的群众观基础上。在乡村治理中,科学的群众观要求基层党组织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中,把群众的期望和要求放在最突出位置,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只有用真心换真心,干群之间才能重建信任,干群关系才能趋向和谐,乡村治理才能事半功倍。

    (二)从构成主体看,乡村治理的矛盾纠纷应提高对各类社会组织重视程度。乡村社会的行动主体中既有个体行动者,也有各类组织体,彼此在化解农村矛盾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治理功用,建议在治理过程中应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各种治理力量,而不能偏废。予以积极扶持和鼓励,将其及时纳入乡村治理架构中,以此应对乡村治理危机中农村矛盾化解等问题。

    (三)从职责定位看,乡村治理各主体间的职责定位应该更加的清晰和明确。也就是说,基层政府部门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对乡村治理内部结构和层次进行通盘考虑,对各主体间的逻辑关系作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定位予以清晰明确的界定,作出有规范效力的制度安排,防止治理过程中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

    (四)从目标功能看,乡村治理应统筹推进乡村秩序和乡村发展两方面建设。概括而言,乡村治理有两大根本目标,也就是构建乡村秩序和实现乡村发展。这两大目标之间虽然有着一定的关联,但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乡村秩序的构建,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和管控行为,妥善处理乡村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而实现乡村社会关系的平稳与和谐。

                                                                              (港河村驻村工作队长 周保举)